智库评价是智库研究的热点、难点和重点,也是智库研究的薄弱环节,具有挑战性和争议性。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詹姆斯·麦甘(James G. McGann)从2007年开始推出年度《全球智库报告》,从“资源”、“效用”、“成果”和“影响力”四个方面的指标对智库进行评价,影响广泛,也争议不断。该报告是较早且知名度较高的西方智库评价报告,但其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主要还是基于西方的导向性评价理念与标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需要通过建构新型智库研究的理论模型,打造更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高校特征的“中国标准”。
中国有许多专家学者关注智库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值得鼓励和支持,这有助于激发社会对智库的关注和兴趣,激励智库创新发展。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一般智库的共性,又有其个性。评价方法、评价逻辑、评价维度、评价指标等具有独特性,既不能照搬使用传统的学术研究机构的评价方法,又不能脱离高校、学科和学者的特点,应基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本质内涵和要素、高校智库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未来发展方向,建构新型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模型、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基于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建构和学理逻辑,笔者提出了一个新型指标体系——“三维(FAC)模型”和指标体系,以期为中国高校智库建设和发展提供新视角、新方法和新路径。
契合度
契合度(Fitness)是评价高校智库对基本标准与任务要求满足程度的重要维度和指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具有八个基本标准,即实体性研究机构、决策咨询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成果、专业代表性人物和专职研究人员、资金来源、学术交流平台和成果转化渠道、信息采集分析系统、治理结构及组织章程、国际合作交流等。中国高校智库多为学术研究机构转型或学科综合而成,契合度维度指标的评价,能有效引导大学智库逐步向实体性、专业化、规范化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方向发展。目前,许多中国高校智库仍处于初创阶段,需要通过高校智库机构认定标准与任务要求相关性的评价,从“组织机构”、“研究队伍”、“资金来源” 等几个方面的契合程度来分析、比较、认定,这有利于高校智库进一步厘清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完善体制机制、夯实智库基础、提升咨政能力。
活跃度
高校智库的活跃度(Activity)代表其在媒体上的传播能力以及社会影响力。总体而论,高校智库评价存在两大难点,即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海量化。这会让人质疑评价数据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真实性,也让人感受到对无序化的巨量数据进行有效界定、分层遴选、科学评价具有难度。但令人欣慰的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在公共数据信息平台进行特定对象的搜索成为可能。如高校智库及其专家所参与的重大活动、媒体发声、观点阐述都会有网络信息留痕和记录,包括主持和承担的国家基金重大项目、政府委托的重大研究课题、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理论观点以及影响力(被引用率数据)等,都能通过公共数据信息平台获得搜索结果,由此可以量化地反映高校智库的活跃程度。因此,对高校智库评价设立“活跃度”这一维度,利用公共数据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开展高校智库“学术交流”、“网络媒体”、“咨政建言”等活跃度评价,是弥补高校智库信息数据不完整性的一种方法。
贡献度
高校智库的贡献度(Contribution)代表其对社会产生的效益和影响,具体表现为对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出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成果以及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的质量和数量,以及研究成果的认可程度、政府采纳程度、社会影响程度和理论引领程度。如果说“活跃度”是对智库及其专家的公共数据信息平台参与度和影响力的量化比较,“贡献度” 则是聚焦高校智库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受到的政界、学界和社会的认可和采纳程度,尤其是被采纳和应用的层级和质量。换言之,评价高校智库贡献度主要是关注其在治国理政、战略规划、决策咨询、公共政策、公共外交等领域咨政建言、理论研究、智库人才培养上的重要贡献。因此,高校智库贡献度的维度主要聚焦“三大要素”, 即“决策咨询”、“学术研究”、“人才培养”评价指标,这是其与社科院智库、党政智库和社会智库评价的重要区别所在。
高校智库评价的“三维(FAC)模型”和指标体系是一种新的探索,有利于促进中国高校智库乃至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整体评价的“中国标准”建设,为中国高校智库建设营造一种良性竞争的生态环境,以此激励与推动其创新发展;也能够在全球智库的激烈竞争中为制定“中国标准”、重构智库版图贡献绵薄之力。
中国高校智库建设正处在探索期、转型期和过渡期,新时代给中国高校智库提出了新要求、新使命,其建设和发展一方面应该直面中国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另一方面应立足中国、放眼全球,应对全球性复杂问题和挑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通过探索和建构高校智库评价的“中国标准”,打造一批“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国家级高端高校智库群,建设好定位明晰、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形式多样、布局合理的高校智库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作出中国高校智库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