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徐报融媒记者 秦建莉 沈扬)充电桩车棚烟雾传感器报警,网格员到场调查,制止吸烟居民;工地裸土未覆盖,智慧联动指挥中心派单,职能部门现场查处;疫情来临时,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奋战一线,筑牢抗疫自治大防线;还有涵盖24小时自助法院、审务工作站的基层便民解纷中心和“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一系列法治措施,以及谱写徐州人时代乐章的各种温情与大爱……这些以党建为引领,德治、自治、法治协同发力的举措,凝聚起推动徐州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与治理能力提升的强大力量,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归属感、获得感与幸福感。
时间回到去年9月,我市刚刚出台《关于推进“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打造以党建为引领、德治为先导、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的“四位一体”社会善治徐州模式。在这之后,仅过了两个月,徐州就在第十三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中脱颖而出,获评“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而这也是继2017年后,徐州再次荣膺这一荣誉。可以看出,在我市蹄疾步稳的社会转型进程中,“四位一体”社会善治徐州模式,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以党建为引领 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党建统领这个“根”与“魂”。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党建+”工程为龙头强化党建统领,有利于保障社会治理工作的全面提升。
潘安湖畔马庄村,是全国文明村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在原马庄村党委书记孟庆喜的脑海里,30年来马庄村风雨无阻升国旗的画面,是他这辈子最宝贵的记忆。
孟庆喜记得,每月1日的升国旗仪式结束后,马庄村干部都要在国旗下讲话,回顾工作,总结问题,征求村民意见,引导群众参与村里事务,支持集体事业发展。这种带领和依靠群众的“马庄精神”与“马庄规矩”,筑牢了马庄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坚强堡垒。
“向党旗报到,向疫情开炮。”这是1月27日,鼓楼区委组织部向全区党员吹响的“集结号”。彼时,疫情阻击战刚刚打响,召集令已传达至每一位党员,党员在危难时刻亮明身份,冲锋在前。在铜山区,房村镇党委则在全镇设立32个党员先锋岗,1800多名党员统一佩戴红袖标,发挥着“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
疾风知劲草。今天的徐州正充分发挥着党员引领治理、推进治理、创新治理的重要作用,以党员活动的“量化”推动党员形象的“亮化”,用党建引领的力量,不断带动更多干部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
以德治为先导 自觉把准校正思想航向
4月28日,2020年徐州“好人园”塑像入园仪式上,市委书记周铁根动情地说:“5位同志先后牺牲在防疫抗疫一线,彰显了彭城儿女舍小家顾大家、敢担当作奉献的大爱精神,谱写了一曲‘有情有义徐州人’的时代乐章。”周铁根始终强调,要坚持德治先导,让徐州社会治理充满温情温暖,着眼构建完善“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拓宽道德建设格局,充分释放德治在教化人心、凝聚力量、社会治理中的强大正能量。
徐州好人园诠释着徐州大爱无疆的时代精神,记录着徐州文明进步的锵锵足音。在经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全域推进,涌现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1200余支,注册志愿者7万余名,初步形成“一抹志愿红吹起万缕文明风”的生动局面。铜山则把乡村文明作为强基固本的灵魂工程来抓,着力打造崇德向善、民风淳朴的文明乡村,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文明之路。
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推动政治引领落地生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开展道德模范、时代楷模、身边好人宣传活动,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浓厚氛围;坚定不移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持续深化,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加大基层文明创建推进力度,不断提升着城乡社会文明程度。
以自治为基础 树牢重抓基层鲜明导向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我市把抓基层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坚持树牢重抓基层鲜明导向,自觉扛起固本强基政治责任,健全完善村(居)民自治机制,深度激发基层自治活力,推动形成了一系列基层民主建设的徐州经验、徐州典型。
2018年,市人大出台相关实施意见,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联络工作站(室)”等工作平台,发挥着人大代表在民生实事项目建议、决定和监督中的作用,提高了议案建议办理质量,妥善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去年9月,我市召开全市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推进会,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阎立在讲话中说:“徐州在探索发挥市县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制度机制上,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今天,我市持续稳步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探索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之路,叫响了“有事好商量”的基层协商民主徐州品牌。
在强化村(居)民自治和服务功能方面,我市坚持大力推行“村居民小组自治”“院落自治”“楼宇自治”等“微自治”形式,健全完善“一窗式受理、一口清导办、全科式服务”社区工作新机制,已实现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从“做群众工作”到“群众做工作”的根本转变。
以法治为保障践行人民至上价值取向
以城乡社区网格为基础,以法治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为支撑,建好用好网格化社会治理“四张网”,做到监测风险隐患“疏而不漏”、捍卫人民利益“如影随形”,是我市始终践行人民至上价值取向,以网格化社会治理为抓手,强化法治保障的有力举措。
我市建立健全“四项机制”,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监测作用,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打造淮海经济区“平安共同体”;探索建立扫黑除恶工作“1+N”长效机制体系,精准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快社会治理领域立法进程,推进执法办案协作平台深度应用,构建形成了具有徐州特色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
2018年,我市位列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第4位。到了去年,全市违法犯罪警情、全部刑事案件和“两抢”案件发案同比分别继续大幅下降,现行命案连续6年实现全破,全市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
党的十九大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做出安排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市委书记周铁根说,徐州市着眼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徐州之治”的现实路径,打造的“四位一体”社会善治徐州模式,将在践行初心使命中不断汇聚起共建共享幸福美好徐州“大家庭”的强大力量。
上一篇:探索建立健康扶贫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