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地课改新探索很多,各种校本课程、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但是如何整体推进区域的课程与教学综合改革,整体提升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我们在这方面研究不够,经验还不多。”去年12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的话言犹在耳。今年10月,第二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的主题就定为“课程领导力建设”,而会议选在课程领导力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重庆南岸区召开,本身就具有示范与推广的意味。
这次研讨会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与重庆市教委、重庆市南岸区政府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代表,聆听了知名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和典型经验介绍,还围绕重庆、河南、北京、上海4位优秀教师执教的4堂课进行了现场观摩与研讨,并兵分五路对南岸区20多所中小学展开考察与交流。20余位专家对课堂教学及南岸区学校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点评。南岸区更是亮出全部家底,组织全区61所中小学、幼儿园举办了一场“课程博览会”,向与会代表展现学校的精神风采与课程建设特色。
课程领导力建设要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
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改革所处的阶段相适应,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也进入了综合和深化的阶段。抓课程建设必然带动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的提升。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今天,抓住课程建设这个核心,从课程入手提升区域教育实力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课程领导力建设,追求的目标不是一枝独秀,而是满园春色,各美其美。
推进课程领导力建设是一项综合改革,但“综合”不是“拼盘”。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出席会议,他在讲话中指出,在进行课改探索时,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这一主线需要在深化课改中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孩子的成长阶段和不同阶段的认知规律,对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等要有深入的认识,这是深入推进课改的基础。教师还要处理好教材与育人价值的关系,处理好讲授知识与提升素养之间的关系,要站在学科之上的高位来看学科价值,探讨学科的本质。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胡惠闵教授指出,课改走到今天,外部的、外围的改革,比如物质条件的改善、课程资源的丰富等作用有限,真正的改革必须由内突破,从改造人的思想出发,教育管理部门和校长,必须实现从行政管理到专业领导的转变,教师必须实现从课程执行者到课程研究者的转变,这是我们提出课程领导力思想的初衷。整体提升课程领导力的核心问题是价值定位和价值引领。价值引领是贯穿课程领导力建设的主轴,在实施中,还需要有基于价值引领的制度保证、体现价值引领的学校文化、学校共同体的合力。胡惠闽教授特别提醒大家要澄清一个错误认识,那就是课程领导力不是针对领导而言的,校长、老师,每个人都要有课程领导力。
课程领导力建设要突出改革的整体性
“必须注重改革的整体性,就课堂说课堂达不到目的。”申继亮认为,推进课程及教学改革要处理好教师、学生、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给学校更大的自主权,让教师发挥更大的自主性,而怎么把国家意志(具体体现为国家课程)、统一规范的要求与学校改革的多样性结合好,是一个难点,课程领导力建设是很有意义的探索。
重庆南岸区整体推进课程领导力建设的实践,为这一难点的破解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抓住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进行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全员参与是南岸区课程领导力建设的一大特点。为此,南岸区成立了以区教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为主的区域课改领导团队,建立了专家指导团队,建立机制确保课程领导力建设的经费到位。区教委通过若干重要项目把全区90%的学校带动起来,每所学校要进行校情学情的SWOT(态势分析法)分析,提炼学校的教育哲学,在全区开展课堂观察活动,建立南岸区教师学习共同体,这些“必选动作”促使全区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水平“水涨船高”,整体迈上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南岸区把课程设置权下移至学校,给予学校创设课程、创建特色的自主权,这些“自选动作”使得学校课程建设避开了千校一面、模式化的歧途。在研讨会期间,与会代表对南岸区20余所学校进行了考察,各校在校本课程建设、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方面可谓特色各异,精彩纷呈,令与会代表赞叹不已。
积极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推动课程整合是近年来课改一大趋势,与会专家对这一探索方向给予充分肯定。申继亮指出,过早、过细的分科使得学习越来越学术化、窄化,越来越脱离生活。而现实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往往不是单一学科的知识可以解决的。开展跨学科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研究非常必要,只有基础宽厚,才能走得更远。我们现在强调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是从现实出发、与现实相联系的。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指出,在进一步深化课改的过程中,有几项任务较为紧迫,比如:如何从全面实施国家课程方案到将国家课程融入课改后的课程体系;如何从宏观层面加强课程与教学研究;如何从经验模式的推广到从专业逻辑上思考问题。要实现这几个方面的转变与提升,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将成为下一步的突破口。在教学改革上,要关注教学系统的研究,抓住核心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联,改变对于课改支离破碎的认识,改变过于聚焦教学方式研究的状况,校长和老师应该认真思考,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更有意义,这些学习内容是否能反映学科核心的知识,是否有利于学生建立起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应该确定什么样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是不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利于目标的达成,表面热闹、看起来很有活力的课堂,是否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是否能达到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目标?
胡惠闽教授认为,注重课程改革的整体性,首先要尊重国家课程。现在很多学校在课程建设时,喜欢取一些标新立异、稀奇古怪的名字,然后把国家课程作为他们“独创”的课程体系下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很不严肃也不科学的;好高骛远、盲目跟风也是一个通病,比如很多学校都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现在大学普遍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但在中小学,这些培养目标如何去实现,自己在这方面有没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还有就是名词概念太多,课堂教学“模式”太多,却少有人去深入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课程需求。
教师素质成为课程领导力建设的短板
重庆南岸区整体推动课程领导力建设,三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南岸区教委主任李劲渝显然还有更高的追求,他认为,改革还在路上,而下一步的发展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水平。
老师越来越难当,课越来越难上。很多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克服思维惯性,还要不断关注教育科学、学习科学的发展动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学的研究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家书院执行院长郭华指出,当前的课改,在教学实践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产生了诸如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马芯兰的“马芯兰教学法”、吴正宪的“儿童数学”、窦桂梅的“主题教学”、俞正强的“种子课”等一系列教学成果。这些探索,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也是领先的、有积极意义的。当前教学改革面临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学习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又要面对新技术和学习科学新发展带来的变革。这对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郭华介绍说,当前学习科学的发展出现四个新趋势:一是强调社会性学习、情境性学习,聚焦群体学习和社会文化场景学习;二是强调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相结合、物理场景与在线场景相结合,关注有效学习环境;三是关注脑神经科学;四是注重学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课堂教学改革,要以学习科学为基础,但不能照搬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而是要通过有意义的教学来实现课程的内在价值。教师是课程转化的中介,教师通过课程的转化来帮助学生,而帮助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已知领域,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经验,更要关注学生的体验,这是和以往教学不同的地方。
“下一步深入推进课程领导力建设,提升教师、教研员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是关键,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刘月霞说。据介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拟启动“万名教研员专业素质提升计划”,并将从国家层面提出教研员的专业标准,建设培训基地,开发系列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层级教研员队伍的独特价值和作用,带动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