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新闻

2018-12-20点击:

【热点关注】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群众幸福感

  强化防控,营造平安环境

  去年9月,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上,我省平安建设连续8年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群众日益享受到平安建设成果,安全感不断提升。 2017年,全省群众安全感达96.76%,同比上升1.67%,再创新高。

  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群众要求平安建设站在更高起点上来推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平安安徽建设水平”,省政协委员喻荣虎认为,应当从群众最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着手,加强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社会治安防控合力。

  守护平安,“防”字当头,省人大代表张韦说:“在城市安全管理中,对商业区、居民区、学校、医院、宾馆、车站、影院等重点区域、行业、场所,要开展经常性安全隐患排查。为提高安全管理技术水平,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安全服务机构开展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提出整改意见。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风险评估和综合治理。省政协委员胡春武表示,从2018年至2022年,我省计划用5年时间,以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为抓手,通过实施地质灾害隐患大调查、综合治理、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和应急指挥处置系统建设4个专项行动,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防治机制,实现地质灾害隐患调查数据更加全面翔实、受威胁群众数量大幅降低、预警预报更加科学准确、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更加快速高效的工作目标。

  多元发力,化解矛盾纠纷

  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利益格局调整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矛盾纠纷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就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群众幸福感。

  “应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路径,建立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 ”省人大代表王时银认为,通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可以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降低社会纠纷解决成本,打破诉讼包打天下的局面,有效缓解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也能从根源上解决矛盾、修复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据了解,近年来,王时银代表所在的亳州中级法院开发建设了多元化解网络平台,设立“两代表一委员”、人民调解员、律师、仲裁员调解工作室,建立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名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告知等调解制度,确保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稳步推进。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对把矛盾纠纷的解决纳入法治化轨道提出了明确要求。省政协委员计京旺建议,可以由政府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统一购买法律服务,规定一定情形的法律事务应由律师提出法律意见,以利于依法治理和化解社会矛盾。

  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工作,社区建设协调议事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服务管理得到创新推进,全省各地大力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促进了社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社区作为居民自治组织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发挥着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面应有更大作为。 ”省人大代表武志强说。

  就如何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武志强代表认为,要搭建好社区的基础平台,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兴社区管理服务机制;要建设一支精神面貌好、整体素质优、工作作风实、创新能力强的社区人才队伍;还要强化社区居民的主体责任,培育居民的参与意识,激发社区自我发展的内生力量。

  “社区居民身份、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发生重大变化,物业纠纷、邻里纠纷等不断增加,对社区治理能力不断提出挑战。 ”省政协委员计京旺表示,应进一步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社区自治能力和水平。在城市新区,可以推广“大社区”管理体制,减少管理层级。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整合各部门、单位的数据资源和信息平台,做到“数据一次采集,资源多方共享”,实现居民“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记者 李晓群 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