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泉州“海丝”先行区,福建侨乡泉州教育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也成为了热点话题。13日,福建泉州教育局长廖伏树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对外教育将促进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将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与日本浦添市青少年学生开展联谊活动、与海外学生开展“1+1”住家式的文化交流,与丹麦、美国、菲律宾、韩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的学校建立友好学校……近年来,泉州展开了一系列对接国际教育的行动,也为泉州教育“走出去”与“引进来”提供了条件。
对外教育怎么走?曾经深入一线教育的廖伏树有自己清晰的思路:既要大力“走出去”,也要大方“引进来”。廖伏树说,要发挥好泉州作为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著名侨乡、港澳台胞重要祖籍地等诸多优势,不断拓展教育国际交流渠道。“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机构与境外学校、友好城市学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互访。”
如何让一颗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对于未来泉州教育进入“大踏步”对外发展阶段,廖伏树也充满了信心。“未来也可以探索民办学校创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优质民办学校与国外优质学校开展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平台。”他说。
他还建议,鼓励国际知名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培训机构落户泉州,试点开展合作办学,合作科研等活动;争取条件创办1-2所国际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招收学生和开设相应的课程,满足市民、留学归国、华侨华人子女和外籍人员子女对国际教育的需求,让更多境外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也让中国文化、“海丝”文化走出去。
如今,泉州海丝文化游学基地也陆续揭牌,逐渐成为泉州教育一道新风景。廖伏树也表示,同时也要建立好海丝文化游学网,充分发挥泉州人文地理和丰富的海丝文化资源,加强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吸引境内外青少年学生开展一系列游学活动。
“当前,国际教育加快发展的趋势迫切需要加强对校长、骨干教师对外交流培训。”廖伏树提出,要逐步增强一线教育者的国际教育意识,拓宽国际教育视野,同时配合协助福建省教育厅做好校长和骨干教师境外研修、研训计划。
而泉州正大力打造“海丝”先行区,与海外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廖伏树看来,对外教育也需要搭上“一带一路”快车,推动泉州教育改革,“泉州应该加大力度促成与‘海丝’沿线国家的教育对外合作交流。”
泉州与德国莱法洲自2008年起就有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通过组织赴德培训和邀请德国专家来泉州授课等方式,引进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培训模式和西门子公司先进的技术,为泉州市职业院校的管理人员和师资以及企业技术骨干,提供职业进修、培训和咨询。
如今,泉州充分利用国际友好城市及其它各类平台,推动该市大中小学与国外优秀学校结成友好交流学校,丰富国际交流的形式和领域,争取中外学校交换生、交流生的指标,增加学生国外第二校园经历。
泉州七中一位参加过德国交换生活动的同学如今已正式到德国留学。他的个例也是泉州教育“走出去”和“引进来”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不过,廖伏树认为,泉州对外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这些,而应该形成泉州学生与海外学生的“常来常往”、“文化互动”。
据悉,目前泉州市教育局正引导优质高中与友好学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上校际交流合作,开设网络同步共享课程,促进中外教育交流;组织学校与香港学校结为姐妹学校,开展两地师生互访、学术交流。
在廖伏树的教育蓝图中,除了加强境内外学生友谊联谊外,也需加强泉州海丝文化的宣传,吸引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学生体验参与泉州“海丝”游学基地建设;加强与港澳台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加强文化、人文等交流,形成共识,增进友谊。(完)
下一篇:五个坚持是沙洋探索的真经